其他名稱 福帥得、福將得。
主要劑型 百分之50懸浮劑,百分之0.5可濕性粉劑。
毒性 低毒。
作用機理
氟啶胺在較低的濃度下,通過阻斷病菌能量(ATP)的形成,從而使病菌死亡,作用于植物病原菌從孢子萌發到孢子形成的各個生長階段,阻止孢子萌發及侵人器官的形成。
產品特點
(1)氟啶胺屬廣譜性殺菌劑,其效果優于常規保護性殺菌劑。例如對交鏈孢屬、葡萄孢屬、疫霉屬、單軸霉屬、核盤菌屬和黑星菌屬菌非常有效,對抗苯并咪唑類和二羧酰亞胺類殺菌劑的灰葡萄孢也有良好效果。對辣椒、馬鈴薯疫病和塊莖腐爛有特 效,并對多種蔬菜的根腫病、霜霉病、炭疽病、瘡痢病、灰霉病、黑星病、輪紋病、菌核病等具有較好防治效果。
(2) 對各種病害的各個生育階段都能發揮很好的抑制作用,對作物實行全面保護,不易產生抗性,提前預防能確保蔬菜品質好。
(3) 作用機理獨特,與其他藥劑無交互抗性,對產生耐藥性的病菌有良好的防除效果。
(4) 活性高,速效性好,低劑量下有優良和穩定的防效,持效期長達10~14天,可減少用藥次數,省時、省力。
(5) 耐雨水沖刷,兼有優良的控制紅蜘蛛等植食性螨類的作用,對十字花科植物根腫病也有卓 越的防效。
(6) 對天敵低風險,受氣候影響小,對人、畜、天敵和環境安全,為環保型藥劑。
應用
防治辣椒疫病,發病初期用50%氟啶胺懸浮劑1500倍液噴霧,7~10天噴一次,連續噴2~3次,病害大流行時,5~7天噴一次。防治辣椒晚疫病,發病初期,每畝用50%氟啶胺懸浮劑25~35毫升,兌水50~70千克噴霧,間隔10天一次,連噴3次?;蚺c氰霜唑連續輪換用藥,節約防治成本。
防治馬鈴薯晚疫病,發病初期用50%氟啶胺懸浮劑2000倍液噴霧,每隔7天噴一次,連噴3~4次,在晚疫病流行年份,發病嚴重地塊可提前割除地上部分植株,及時運出田外,減少薯塊感染率。
防治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根腫病,氟啶胺是目前蔬菜大田防治根腫病的首 選藥劑之一,氟啶胺不宜作灌根等集中實施藥,也不宜在苗期使用,適宜在移栽大田采取對土壤噴霧后混土處理。其方法是:先對大田翻耕整地(深度15~20厘米)把土粒整碎,每畝用百分之50氟啶胺懸浮劑300毫升左右,兌水50~ro千克,對土壤表面噴霧,或對種植穴內的土壤進行噴霧,待土壤風干后用專用工具或人工把土壤上下混勻(深度15厘米左右)使藥劑在上下15厘米的土壤中均勻分布,使土壤中的根腫病菌與藥劑接觸,同時讓藥劑與長出的蔬菜根系接觸,混土愈均勻土粒愈細防治效果愈好,然后用經過氰霜唑懸浮劑處理過的菜苗移栽定植,基本能控制移栽大田中的菜苗在生育期內不會受到根腫病的危害。
防治番茄灰霉病,用百分之50氟啶胺懸浮劑2500倍液噴霧,每隔7天左右一次,連續2~3次,注意以上藥劑交替使用,葉片正反兩面都要噴到。
注意事項
由于受到環境條件及作物品種間差異及敏感性的影響,各地具體使用時,還要在當地農技人員指導下進行,或先進行試驗確認后再大面積推廣應用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及損失。
(1) 使用前要充分搖勻。
(2) 為了保證藥效,必須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使用。
(3) 噴藥時要將藥液均勻地噴霧到植株全部葉片的正反面,以保證藥效。
(4) 對瓜類易產生藥害,使用時注意勿將藥液飛散到鄰近瓜地。
(5) 對皮膚過敏者有致敏可能,具有過敏體質的人員不要進行施藥作業;下雨時,不進行施藥工作;剪枝、施肥、套袋等工作盡量在施藥前完成;高溫、高濕時避免長時間作業。
(6)用于辣椒疫病時,最多使用3次,安全間隔期為7天;用于馬鈴薯晚疫病時,最多使用4次,安全間隔期為7天。
地 址:天津市西青區海泰發展六道6號海泰綠色產業基地K2座8門501
辦公地址:天津市西青區精武鎮恒通企業港E3
生產基地:陜西省榆林市神木市錦界工業園區明珠大街北側,陜西泰合利華工業有限公司
銷售部:sales@junkaichem.com
傳 真:022-23787875
外貿負責人:劉先生 18222265250
北方區負責人:姚先生 18222265657
京津冀負責人:姜先生 18222207051
粵桂贛負責人:賈先生 18222265250
采購負責人:劉先生 18222309146
![]() | ![]() | |
手機官網 | 微信公眾號 |
咨詢服務熱線:
022-23787870
022-23787832